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記者:翟睿敏、梁碧盈編輯:鍾姸

社政

【施政報告】與商界合作推首置盤 「綠置居」「白居二」恆常化 未提増建公屋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梁碧盈編輯:鍾姸
  • 2017-10-11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集中於房屋政策,她於立法會發言時指,房屋是民生中的「重中之重」,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的期望。是次房屋政策中,主要以置業為主導,包括恆常化「綠置居」及「白居二」計劃,亦推出首置上車盤,照顧資助房屋中未能照顧的市民。 首置上車盤 2018推先導計劃 早前已盛傳政府將推出首置上車盤,林鄭月娥今公布單身人士收入上限為每月收入34000元,二人或以上家庭下限則為68000元,申請者亦需於居港滿七年。 政府將以私人發展商擁有或政府購買得來的土地興建「首置」單位,與發展商作混合發展,明年年底將於觀塘一幅地皮推行先導計劃。有人質疑「首置」單位與發展商合作為「官商勾結」,林鄭月 …

社政

中史成初中獨立必修科 中學校長:未有大影響

  • 新報人
  • 記者:黃永亮編輯:鍾姸
  • 2017-10-11

施政報告落實下學年起,把中國歷史成為初中獨立必修科,期望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有中學校長認為此政策並非新事物,相信對學校影響不大。 中史初中獨立成科  校長:非新事物 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於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並加強師資培訓以支援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科目的教師,提升學生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興趣和認識。 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表示,相信此政策對學校不會有太大影響,她指大部份中學在初中都已把中史獨立成科,對學界來說並非新事物。 就課程修訂諮詢  採取多元化策略 施政報告中亦稱,會再諮詢業界有關中史科的課程修訂。李雪英認為,現時中史科的課程重點及內容太多, …

社政

施政報告研推過渡性房屋 關注團體:抱觀望態度

  • 新報人
  • 記者:梁碧盈編輯:鍾姸
  • 2017-10-11

基層房屋關注團體一直提倡推行過渡性房屋,希望政府以空置建築作過渡性房屋,特首林鄭月娥於首份施政報告內亦有所著墨,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關注團體對此建議感到「意料之外」,會繼續觀望政府工作。 研閒置土地推過渡性房屋  助居住環境惡劣人士 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有意研究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並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以紓緩輪候公屋的家庭,以及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 關注團體:意料之外 抱觀望態度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何智聰表示,對於政府有意研究工廈作過渡性房屋為意料之外,因過往政府對工廠大廈轉型至房屋都遇上很大阻力,現會繼續 …

專題

九成受訪者不熟香港史 削弱「港人」身份認同

自1997年回歸後,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一直未有修訂,教育局前年成立專責委員會商討課程修訂事宜,並於9月29日正式展開諮詢。教育局曾於2015年11月尾舉辦教師諮詢大會,經諮詢後,考慮中史科新課程加入香港史,不設獨立篇章,突顯香港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影響,但預料多個牽涉中港關係的近代史事件,包括六七暴動經過、六四事件對港影響等不會詳述。從事歷史教育研究教學的李維儉老師指,香港史欠正規教育,令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不足,導致身份認同薄弱。   記者、攝影:莫詠儀 編輯:申開顏 受訪者不曉香港史 稱「從未聽聞」 本報於9月2日至9月6日,在街頭進行了一項有關中學生對香港史認識的問卷調查 …

人物

悲觀而積極──專訪杜耀明

  • 新報人
  • 記者:官琳、羅智堅、鍾姸、梁穎端編輯:鍾姸
  • 2017-06-27

「未來會是怎樣,我沒有一個清楚的藍圖,但正如生活每一個開端,我並沒有仔細思考。」從未修讀新聞學,卻輾轉當上記者,然後走進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用 30 年時間培育無數記者。當年大學畢業的杜耀明(杜生),或許從沒想到會與 「教師」這個身份拉上關係,燃亮無數後輩的生命。 從離地到貼地 春風化雨三十載 杜生年輕時醉心哲學,無奈「離地」的哲學家畢業後終需面對生計。輾轉在介紹下走到《快報》當「貼地」 的記者。記者工作繁重,致使未能完成莊子哲學碩士學位。後來修讀城市研究碩士學位時,又於《虎報》遇上權力鬥爭。適逢浸會大學登廣告聘請教授,便辭去記者 一職,「試一下教書,希望有兩年安靜日子,寫完論文就走人。」怎料 …

【囍帖 · 棚仔 殊途同歸?】有聚有散 紙商與布販的農曆新年

  • 2017-01-25
  • 新報人
  • 記者:李慧盈、鍾梓儀編輯:鄧麗婷
  • 2017-01-25

農曆新年將至,有人歡喜有人愁。香港灣仔利東街(囍帖街)兩間商戶重回舊地,首次在重建後的店舖開年;也有商戶飄泊多年,終在對岸覓得舖位。一岸之隔的九龍深水埗欽州街「棚仔」布販卻面臨搬遷,在「棚仔」迎來最後一個新年。 舊地重業歷變遷 兼賣裝飾補生計 2005年囍帖街被市區重建局收地重建後,昔日的囍帖街變成大型商場和地產項目「囍匯」。至今開業約27載的「新啟達印刷」是利東街其中一個於舊地重新開業的舊商戶。老闆娘林敏自94年嫁給店東王先生開始,一直與「新啟達」見證時代變遷。她說當初開業只做印刷、燙金,遷回利東街後因「成條街散晒」,生意不佳,才兼賣節日裝飾。 「新啟達」遷至利東街地庫近一年,最初一直虧蝕, …

社政

瑞典性別友善廁所普及 港仍在起步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6

跨性別人士在如廁時面對男女廁的二元選擇,往往進退兩難。在瑞典不少設施的廁所已經實行性別友善政策,不分男女性別。而香港大學今年七月也首度增設了性別友善廁所,以照顧不同性別認同人士的需要。但有跨性別權益組織批評,港府仍然沒有措施協助跨性別人士。 跨性別人士選擇廁所陷兩難 不論香港還是遠在瑞典的跨性別人士,在對選擇使用男廁或女性時,皆面對兩難的局面。瑞典隆德大學性別平權組織P6幹事兼跨性別人士Enes Lukac指, 「每當我進入女廁時,身旁的女性總會打量著我的外貌,像是在檢查著我是否『真女性』」。 而在香港,香港跨性別權益協會幹事八爪同指,原為男性的跨性別人士服用荷爾蒙藥物及打扮成女性後,使用男性 …

港人誤解二手衣物 港市場遠遜瑞典

  • 2016-10-10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0

港人熱愛時尚,每年購買不同衣物迎合潮流,容易造成浪費。過氣衣物除了丟棄外,亦可作二手衣物重新出售。著名平價連鎖時裝店發源地瑞典隆德鎮上有不同的二手時裝店,有店主經營逾十年,致力發展可持續服裝。反觀香港,有團體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港人未曾購買過二手衣物,衣物回收發展亦緩慢。 毋懼平價時裝 瑞典二手市場百花齊放   瑞典二手時裝店店主Mia Holmberg因希望推動可持續服裝而於隆德開設二手時裝店,店舖經營了14年,主要營運方式為寄賣,並以原價約3至5折價錢出售設計師品牌衣物,售出衣服後與寄賣方分賬。Mia指二手衣物既能減少丟棄衣物所造成的浪費,又能讓買家以低廉價格買得名牌衣物,故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