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刀片跑手 跑出我天地

 

運動過往被傷殘人士視為禁區,但隨著科技進步,以義肢代腳來跑步並非無可能。因一次車禍痛失右小腿的黎芷愉,以及天生左腳發育不良而截肢的許家桓,旁人或許以為二人要在輪椅上度過餘生,但他們卻毅然裝上刀片,穿起跑鞋,用「雙腳」跑出一片新天地。

 

記者:余庭瑋 編輯:梁偉聰

 

正就讀大專的黎芷愉,去年因交通意外而失去右小腿,貪玩的她在截肢後曾擔心日後甚麼都不能玩。沒想到,裝上義肢後的芷愉,反而比以前更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攀石、跳舞,甚至踏單車亦難不到她。有一次,芷愉與為她治療的醫生和護士閒聊間,被問到既然那麼熱愛運動,何不試用刀片跑步,燃起她的決心要一嘗做刀片跑手的滋味。

 

證明能力

 

能夠順利裝上刀片參加馬拉松,芷愉表示全靠兩位好心人的幫助。一位是向她介紹用刀片跑步的義肢矯形師杜旭榮;另一位是負責跟進其治療的義肢矯形師鄭永耀,他更為芷愉度身訂造刀片。起初裝刀片只是貪玩,但後來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勵,令她深受感動,於是萌起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念頭,「希望讓身邊的人看到我現在活動自如,令他們不用擔心」。結果在今年初參加渣打馬拉松賽事後一炮而紅,更奪得「再生勇士」殊榮。

 

健全跑手只需約一小時就能夠完成十公里賽事,芷愉上屆用了一個半小時跑到終點,展望來年賽事,「希望今次成績比往年更好」。現時,她每星期練習兩至三次。自從各大媒體報導其經歷和正面人生觀,每次去練習時,都有市民上前要求合照,對此她坦言會有壓力,「即使我不開心,也不敢在街上哭或是做出其他懦弱的行為」。她表示,自己只是一個正常人,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人前表現得堅強,是想鼓勵其他人:「我可以堅強,你都可以」。

 

為自己跑

 

同是截肢者的許家桓,天生左腳發育不良,下肢部分不足以支撐身體而需要切除。由他懂性開始已接受自己少一條腿的事實,沒有經歷過黎芷愉般失去再重生的情節,對他而言,自己從來都是正常人。今年在英國大學畢業回港,在漫長暑假中,刀片義肢成為他「新玩意」,裝上刀片穿起跑鞋,家桓指「不是跑給別人看,是為自己跑」。

 

站著許家桓身旁的運動型陽光男士是義肢矯形師鄺恩義,跟鄭永耀份屬好友,同樣熱愛運動。眼見病人對跑步有興趣,於是他倆決定充當指導,儼如教練般陪同家桓和芷愉練跑,除了留意他們是否適應刀片義肢,還會矯正步姿。鄺恩義指出,義肢矯形師著重照顧截肢者的步姿,看他能否控制義肢,盡量模仿正常人的跑步姿勢,最理想是左右腳平衡,這樣跑起來對膝蓋和其他關節勞損最少及最省力。

 

即使家桓裝上刀片義肢只有兩個多月,但已經很快上手,跑起來與常人無分別。鄭永耀笑言,十公里對家桓來說輕而易舉,因為在練習時他已經跑過很多次同樣的路程。家桓則直言沒有甚麼目標和訓練計劃,只會抱著輕鬆的心態面對來年的比賽。每次練習,許母都會踏單車陪伴在側,希望鼓勵兒子多做運動。被問到會否「母子檔」出戰,她笑指兒子跑得太快,自己跟不上,留在場邊打氣更實際。

 

訓練須知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傷殘人士若要參加跑步賽事,事前應多訓練義肢的感應能力,使屆時能適應賽道的不同路面,因為始終它不是跑手原來的腳。他又補充,半馬和全馬拉松賽事對義肢跑手來說都是較長的賽事,十公里作對新手來說是相對合適。

 

田徑教練黃洪坤認為,刀片跑手同樣可以在馬拉松比賽獲得佳績,因為他們在心肺功能和大腿肌肉訓練上與常人沒分別。不過,練習時應特別注意截肢位置的勞損情況,適當時候應諮詢醫生意見。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運動員 退役靠自己

創意藝術 治療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