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政府推地勝去年 中產盼續壓樓市

財政預算案加大私人土地供應,共有29幅住宅土地納入賣地計劃,預計可以提供1萬6000個私人住宅單位,比上年度增加1倍半。地產人士期望未來能夠每年持續供應1.8萬至2萬個單位;學者認為供應量短期內未必可以紓緩樓價,而未「上車」的中產人士望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壓抑樓市。

記者:許芳文 編輯:林美欣

 

業界重視供應量 冀政府持續推地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認為,今年度單位供應量達到政府預期目標。他指出政府需要與各部門調配資源,繼續做地。林表示業界較多關注土地供應從而衍生的住宅單位數目,「最重要是政府持續做」。

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估計,未來5年私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萬4600個單位。雖然建屋目標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但仍較2014年實際落成量少。林子彬指政府要維持供應量並不容易。他續稱近年推出的土地地形都不理想,因「地形反映地價」,發展商因應地區和投資成本,故開價未必會太進取,故預測該類地盤的樓價會自然調整。

 

覓地建樓需時 樓價短期內未會下跌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政府「物色土地慢,建樓慢」,供應量短期內未必可以改善樓價高的情況。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建議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六比四,許認為該比例尚算合理,若增加私樓比例可壓抑樓價。

 

樓市需求持續 籲統計新家庭數目

任職工程師、月入近3萬的陳先生表示「樓價越來越貴,預算400萬的樓也越來越少」,組織家庭始終需要買樓。陳希望政府能夠推出更多「招數」壓抑樓價,助他儘快「上車」。

許智文分析樓價只升不跌是因市場供不應求,加上受到環球量化寬鬆的措施影響。他建議政府每年應仔細計算新家庭組成的數量,更準確地決定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回應市場的需求。

 

 

05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五推iBond 糖衣抗通脹無實效

政府辦公室遷離核心商業區 地產界:吸納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