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本地小販被嚴打 美食車或成新方向

食環署表明今年新春期間會針對無牌熟食小販問題嚴加執法,以致墟市移至旺角朗豪坊對出的砵蘭街,愈夜愈旺。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倡引入外地美食車吸引旅客,但被批評熟食小販已是美食車,根本不需再引入,惟「我要真小販」發起人則指建議可成保留小販文化的新方向。

記者:林子晴 編輯:羅霈潁

 

 

食環加強執法 小販堅持開檔

在砵蘭街販賣雞蛋仔的小販鄺女士與兒子指,以往中午二時多三時便可以開檔營業,但今年食環署職員增加巡查,令他們到晚上十一時多才開始營業,令生意大減,「今年嚴加打壓,根本不想讓我們經營。」另外,鄺女士年初一下午準備開檔時,曾在冷巷被食環署人員沒收木頭車及帶返警署,她預計要付數千元的罰款,損失慘重。

但有小販指即使受到阻礙仍會堅持營業,因為已購入大量食材,和開檔當小販是他們收入來源之一。不願透露姓名的賣生菜魚肉碗仔翅小販指自己早已購入萬多元食材,「不可能把材料倒進鹹水海。」而且,他表示當了小販幾十年,收入比打工還要好,「即使政府不發牌,我也會繼續當小販。」鄺女士亦表示他們只是想在新年四天賺點錢幫補生計,認為小販對他人影響不大,故明年仍會繼續開檔。

小販為特色文化 冀以美食車保留

青衣居民賴小姐表示,在社交網站看到小販消息後,特意來到旺角支持。她指青衣以往也有不少小販擺檔,但自從領匯開設美食亭後,區內小販已銷聲匿跡, 更慨嘆「香港只會愈來愈少東西能回味」。販賣烤魷魚多年的小販佘小姐表示小販是香港特有的文化,「即使自己不再開檔,仍不希望這種文化失傳」。

對於財爺建議引入外國的美食車,售賣魚蛋牛雜等地道小食,不少市民均在網絡上批評有關建議,指熟食小販已是香港的美食車,為本地特色文化。「我要真小販」發起人袁智仁指,現時政府已把小販趕盡殺絕,反冀美食車能成為一個契機,讓小販文化保存下來,「真正的特色在於小販,如果把外國美食車的一套複製到香港就沒有意義了。」故他認為小販必須參與整個管理及政策的商討,否則美食車只會成為被大財團壟斷的高檔飲食。

 

 

photo03

photo05

與姊姊一起販賣烤魷魚多年的小販佘小姐指做小販十分辛苦,每次清晨坐車回家都會睡著。她們都有正職,只是想襯假期兩三天賺點錢幫補生活,並認為政府不應打壓小販。(林子晴攝)
與姊姊一起販賣烤魷魚多年的小販佘小姐指做小販十分辛苦,每次清晨坐車回家都會睡著。她們都有正職,只是想襯假期兩三天賺點錢幫補生活,並認為政府不應打壓小販。(林子晴攝)
賴小姐認為即使新年小販熟食不便宜也沒有關係,因為小販一年都只是賺一次錢,「能湊湊熱鬧都是值得的。」(林子晴攝)
賴小姐認為即使新年小販熟食不便宜也沒有關係,因為小販一年都只是賺一次錢,「能湊湊熱鬧都是值得的。」(林子晴攝)
售賣雞蛋仔小販鄺女士(中)指年初二原有多名食環署人員守著砵蘭街,沒有小販願意冒險開檔,「後來經一些藍色上衣的人(本土民主前線)協助,有一個小販衝了出來,所有人跟隨他出來開檔了。」(林子晴攝)
售賣雞蛋仔小販鄺女士(中)指年初二原有多名食環署人員守著砵蘭街,沒有小販願意冒險開檔,「後來經一些藍色上衣的人(本土民主前線)協助,有一個小販衝了出來,所有人跟隨他出來開檔了。」(林子晴攝)
賣生菜魚肉碗仔翅的小販(右)指自己當了三四十年小販,年輕時曾被食環署職員由家樂商場旁追至廣華醫院,更要跨鐵欄逃走。(林子晴攝)
賣生菜魚肉碗仔翅的小販(右)指自己當了三四十年小販,年輕時曾被食環署職員由家樂商場旁追至廣華醫院,更要跨鐵欄逃走。(林子晴攝)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曾:佔領造成內傷 政府2.9億支援受影響行業

政府保私營醫生利益 公院醫生青黃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