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廚餘回收計劃缺口多 政府欠完善規劃

香港是全亞洲廚餘棄置量最高的城市,回收率卻比鄰近國家低。政府推出的廚餘回收計劃成效不彰,支援不完善及資金問題令回收計劃的參與率偏低。環保署現時唯一的廚餘處理設施中心, 2012年的全年廚餘回收量只佔全年其中一天的廚餘產量一成。

 

文字、攝影:陳凱晴 編輯:林詠雪、黃樂宜

 

2012年平均每日廚餘棄置量多達3340公噸,一年的棄置量相當於10萬輛雙層巴士重。相比南韓和台灣,香港人每日人均廚餘量分別高出1. 7倍及2. 6倍,而南韓和台灣的廚餘回收率則分別高達九成及五成。現時本港主要以堆填處理廚餘,政府近年推出「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公共屋推行廚餘回收試驗計劃」、「屋苑廚餘循環再造項目計劃」、「離島廚餘回收再造計劃」及「地區廚餘計劃」,以推動工商業界及家居廚餘回收。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主任黃煥忠指出,以上計劃大多屬自願或試驗性質,本港缺乏長期推行的方案及廚餘處理設施。

 

參與率及回收率均低於環保署預期

環保署現時唯一的廚餘處理設施位於九龍灣,配合超過160個機構參與的「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處理廚餘。而政府資助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預計於

2017年啟用。中心落成後主要處理工商業廚餘,每天能處理200噸有機廢物。然而每日家居廚餘棄置量高達2530公噸, 佔總廚餘量三分之二。另一「地區廚餘計劃」參與率低,以觀塘區為例,只有七間食店參與計劃。在家居廚餘方面,「屋苑廚餘循環再造項目計劃」自2011年開始實行, 由環境及自然保育金提供資助,在屋苑安裝廚餘處理機。第一期計劃有11座屋苑參與, 每月處理約17噸廚餘,低於環保署預計的40噸。而「離島廚餘回收再造計劃」平均每日處理約0. 3噸廚餘, 但單是長洲居民每日製造的廚餘已約6噸。

 

短期計劃 難見成效

參與第一期「屋苑廚餘循環再造項目計劃」的屋苑,如黃大仙龍蟠苑及西灣河嘉亨灣均因為資金問題,沒有廚餘機。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回應指,資助計劃為期

兩年,第一期計劃已結束,屋苑須再次申請,等待審核方能繼續得到資助。另外,自2011年起分階段推行的「公共屋邨推行廚餘回收試驗計劃」亦於2014年7月底結束,不少市民認為計劃虎頭蛇尾,養成廚餘分類的習慣後又要打回原形,認為應繼續推行回收計劃。但房屋署回應計劃屬試驗性質,仍在研究階段。黃煥忠批評,以上計劃成效參差,「政府沒有長遠計劃,只是意識形態上的改變,沒有改變實質設施。」

 

空間不足 家居廚餘處理陷困局

現行試驗計劃多在屋苑內安裝廚餘機,卻遇到空間不足及產生臭味滋擾的問題。放置一部容量100公斤的廚餘機約需15平方米地方,一幢典型住宅樓宇每天有約200公斤廚餘,大多屋苑只能放置一部廚餘機,遠遠不足以應付整個屋苑的需要。黃大仙區議員黃逸旭以慈正邨為例,指其曾參與「公共屋邨推行廚餘回收試驗計劃」,在屋邨內安裝廚餘機,「廚餘機承受能力有限,每座只有幾戶可以參與,實在太少。」另外,黃亦曾接到居民投訴廚餘機產生強烈異味,造成滋擾。

 

缺乏資助 廚餘回收商經營困難

政府的計劃主要處理工商業廚餘,收費是私營廚餘回收商處理家居廚餘時的最大難題。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行政總裁倪漢順指出,現時大多物業管理公司都沒有處理廚餘的預算,以一個十座樓的港島區屋苑為例,月費為12 ,000元。另外,政府資助不足,雖然環保署稱現時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創新科技基金」及「可持續發展基金」等資助,鼓勵本地回收業界。但倪表示申請資助困難, 他的公司曾兩次申請均被拒。黃煥忠建議,政府應提供全面方案,建立完善的收集廚餘系統, 以公私營合作的方式, 由政府出錢讓回收商提供廚餘回收服務, 推動回收業發展, 同時能有效處理廚餘。例如南韓政府向資源回收業提供財政支援,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南韓的資源回收業迅速發展, 全國的回收公司由1999年約1,650間,增加至2009年超過4,000間。

議員黃逸旭指廚餘機承受能力有限,每座只有幾戶可以參與。
議員黃逸旭指廚餘機承受能力有限,每座只有幾戶可以參與。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政府保私營醫生利益 公院醫生青黃不接

融合教育推行18年 監管配套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