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星級制評審準則成疑 文理科資源不均

就釐定大學整體補助金作研究用途的撥款,大學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早前公佈的「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首次加入「星級制」,包括最高四星級的「達世界領先水平」,而星級制將成為八大未來研究經費的主要參考。教資會指新準則能反映香港有多少研究達世界水平,有助鼓勵院校提升研究水平,增強競爭力。2016年起首3年用作「研究用途撥款」的29億元,將根據院校所獲星級分配補助金。有學者認為研究經費對學校發展十分重要,評審準則卻成疑,新準則有可能使各院校資源瓜分不公。

文字:姚慧儀  編輯:郭雅揚

專業範疇 二流評一流

有關研究評審的工作一向難有絕對標準,但爭議未及「星級制」大,因是次結果將成為教資會未來3年調動資源的指標。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講師梁智軒認為原本的評審制度已未能讓專業學者就特殊範圍進行評審工作。梁以作曲為例,指其為一門極專門的學問,有時卻找來非相關範疇的學者進行評審,擔心會有漏網之魚,錯過值得欣賞的作品。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學者水平難以保證,是因為專門範疇的權威人士很難邀請,甚或他們不願擔當評審角色,結果可能落得「二流評一流」的局面。中大物理系教授朱明中說,文科的審核較難,但理工科問題不大,因為理科講求精準,準則客觀。

 

星級制令研究取易捨難

葉建源與朱明中均認為「星級制」有正面影響,前者指此舉使評審工作更嚴謹,「教資會更改遊戲規則,使院校非常緊張評審結果和資源分配,重視學術質素而非數量。」後者指新制讓研究者工作更仔細和勤力,願意花心思進行高質素研究。但他以學生為求分數而扭曲學習目的形容措施的壞處,「這樣會轉移研究者的注意力,使他們走向非學術,由於顧及研究經費,變得保守,不敢大膽嘗試新研究,只做有把握的實驗,尤其傳媒年年報道大學排名,部門更重視研究成果。」

 

研究成聘請條件 理科講師較易升職

有大學講師透露,部份大學在招聘及續約準則中往往要求教師多出論文,合約更可能列明一年須有多少項研究成果,甚至會有職業訓練,由教授培訓其他講師寫論文技巧,又會「提醒」研究人員多於指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除了提高出版機會,也能獲得更多資助。

葉建源指,由於教學難以量度,可以衡量的唯一標準只有研究成果,故難免影響教師受聘的機會,理科較客觀,成果比文科更顯而易見,故理科講師升職機會隨之提高。

 

重理輕文 資源分配不公

2012至2013年,教資會資助各院校研究用途的整體補助金差異大,港大、中大和科大三間研究型大學佔項最多,分別有1832項、1967項、1031項專案撥款;屬教學型大學的浸大、教院和嶺大則只有564項、286項和120項,研究經費傾向研究型大學,現加上「星級制」,使人憂慮教學型大學會考慮增加理科研究資源,加劇校內部門或學院間的惡性競爭。葉建源表示,新準則可能令重理輕文問題更嚴重,也對教學型學校造成不公,「不過各院校有不同使命,絕不會出現全理科現象。」

 

文科研究時間長 本地研究無助摘星

以8大院校各學科綜合為13個類別比較,研究表現最差的是教育、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類別,分別只有35%、34%及33%研究達三星以上,遠低於最出色「自然科學」類研究的七成。教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兼博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梁寶華回應,人文學科被邊緣化,大部份人都忽略藝術的重要,而且人文須要很長研究時間,「醫學試藥很快就知藥效,但在這個急促又功利的社會,人們容易欠缺耐性。」梁智軒則認為,文科是「先天性不足」,除了沒有客觀評審準則,一些從外國請來的國際權威學者,他們都未必願意花時間研究本土文化,例如若非研究粵曲或民族音樂,根本不會接觸本土音樂,故本土研究即使出色,亦無助在「星級制」底下摘星。

資料來源: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2014》
資料來源: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2014》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街頭健身 探索體能極限

第三齡學習 圓長者學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