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人物

風中感悟人生 陳健泉

「同一根竹,由如何削、如何掰,每個人造出來的風箏亦迥異。」香港天空風箏學會主席陳健泉於70年代初接觸風箏,用大半生時間研究如何將一根簡單的竹,化作風箏翱翔藍天。

文字、攝影:容如意   編輯:林美欣

1988年,陳健泉成為「背包客」到國內學藝,當時聽聞山東很多風箏師傅,便計劃前往拜師,儘管父母認為危險,他仍然孤身踏上旅途。他說:「年輕時有勇氣,什麼也不怕,什麼也想去學,最重要是肯拼搏及研究。」

逆風而行 走得更遠

到達山東後,陳健泉一路跌跌撞撞,向當地人到處打聽,某些師傅不懂言授,只叫他買下風箏自己參詳。「那時造風箏沒有一套教程或物理學,別人教你的知識可能只有一部分。」坐在老師傅旁邊,用心琢磨其手藝數天,一星期後回港自己繼續埋首研究。然後聽說內地各處有風箏活動,他又再興沖沖去學習。

雖然他現職廣告公司,但仍不時飛往國外,融合各地特色,鑽研中外風箏。2000年成為香港國際節指定顧問,邀請中外20多個風箏隊伍來港參賽。

風箏生命力讓其著迷

製造風箏過程漫長,與現代人享受方便快捷的生活相比,似乎沒有經濟效益。陳健泉有著無比的耐性,不但認為造風箏的過程不枯燥,反而充滿生命力,「由零開始,到設計圖紙、物色材料、製作及起飛,那種自由及創造正是生命的表現。」

他喜歡挑戰,每個新意念也想去實現。陳謙虛解釋,雖然數十年來都對著同樣的材料,但仍然會在霎然間「叮」一聲浮現新想法。正因如此,他堅持40多年,從未言棄。

到外地公幹的時候陳健泉也不會偷懶,用閒餘時間學習及研究不同國家的風箏。「我喜歡每個國家的風箏,或說,每一個風箏我都喜歡。」同一根竹子,被削或綁成不一樣的形狀,起飛時或是成功失敗、或是順風逆風,表現出的形態都會各異,就是這份獨特的生命力,叫他無法自拔。

童年玩意牽繫父子情

除了生命力外,牽繫陳健泉和風箏多年,少不了兒時那份溫情。70年代,香港遍地矮樓,小童仍未成為「低頭族」。當時風箏管制不曾立例,10歲的陳健泉最喜歡隨父親到天台放紙鳶。

父親常有奇思妙想,並不似普通人家只制作基本的菱形風箏,而是鼓勵他無邊際創作,例如父親曾說:「天氣冷了,要給汪汪狗風箏加件外衣嗎?」除了手把手教會陳造風箏基本功,亦予他無限的想像及創造力。父親曾造過一個蜈蚣風箏,利用燃盡的香支刻畫它的形態,「這樣造,真的像一條過蜈蚣就飛上天。」

父親工作忙碌,只有藉放風箏的時間來陪伴兒子。「一起畫圖紙,笑笑談談,小時不理解,可能那就是『親子』。」風箏在6、70年代成為潮流的童年玩意,每每放學後會有一群小孩歡快地鬧騰著到3、4樓放紙鳶。放線的在前奔跑,一拉線,一揚手,常見的蝴蝶形風箏顫顫悠悠飛舞天際,為陳健泉的童年風景添上一抹色彩及溫馨。

「想把它當成職業,難啊!」

「從前是手藝年代,現今是電子世代,學生只視造風箏為興趣。」現在每季他都會舉辦風箏課程,但陳健泉感嘆「想把它當成職業,難啊!」現時營運課程費用只是靠他任職廣告公司的收入支撐。縱然課程費常入不敷支,他仍堅持舉辦,只望和更多人分享造風箏的喜樂,藉放風箏這項活動貼近大自然。

風箏更連繫著陳健泉一家,他說兒子從小喜愛畫畫,曾向兒子表示:「你畫什麼,爸爸就把它造成風箏。」兒子曾經畫過一個機械人,二人商量並相伴製作出機械人風箏,最終成功飛翔。風箏無論飛得多遠,線的那頭亦緊緊栓於兩父子的一處。

《1995年飛航(香港)令》 限制了市民放風箏的地方,陳健泉擁有的大型風箏,只好帶到外國放飛。
《1995年飛航(香港)令》 限制了市民放風箏的地方,陳健泉擁有的大型風箏,只好帶到外國放飛。
製作立體風箏:用鐵線作輔助,將線連起飲管;把飲管綁成三角平面;組成兩組三角形狀,合成立體三角後,將線打結;其中兩面貼上馬拉紙。
製作立體風箏:用鐵線作輔助,將線連起飲管;把飲管綁成三角平面;組成兩組三角形狀,合成立體三角後,將線打結;其中兩面貼上馬拉紙。
陳健泉七十年代初始接觸風箏,年少時特別鍾愛中國傳統風箏。(受訪者提供)
陳健泉七十年代初始接觸風箏,年少時特別鍾愛中國傳統風箏。(受訪者提供)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雕刻夢想 自主人生路 手工印章工藝師楊紹瑱

80後「電車男」:沒有取消叮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