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第三勢力崛起 時代力量成國會第3大黨

2015年1月才成立的時代力量成為國會第3大黨,共取5席,政黨票得票率為6.1%。在區域立委選舉中,黃國昌、林昶佐及洪慈庸均成功翻盤。時代力量繼承過去社會運動催生的新力量進入體制,將不同的聲音帶入國會,並成為監督民進黨的在野力量。

 

 

推動多元議題 堅持代表人民

過往台灣立法院一直為「兩黨制」,國民黨及民進黨佔了大部分議席。以上屆為例,國民黨席次比例為56.64%,民進黨為35.4%,合共佔超過9成,其他小黨如親民黨得3席、台灣團結聯盟得2席。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王業立指出,雖然第三力量一直存在,但多為由國、民兩黨分裂出來的政黨,今屆的差別是增加了由太陽花學運等公民運動及素人政治催生的新力量。

時代力量新聞聯絡人汪彥成認為過去藍綠互鬥,令很多政策無法通過。而且有不少民間團體長期推動的政策,因兩黨制被杯葛。若第三勢力進入國會,就能成為關鍵的少數力量,被杯葛的法案可在國會中討論。他續指,由於大型政黨動員進行綑綁式投票,立委只是政黨的「投票機器」,出現代表性的落差,並非完全代表人民。而時代力量則會堅持代表人民,並讓更多人參與政策討論。

保持競合關係 監督民進黨

雖然民進黨成功取得過半國會議席,但行政效率能否提升,仍是未知之數。王業立表示,「國民黨過去也是國會過半,但也是立法效率不彰」,他續指,根據議事規則,各政黨當選立委席次達3席以上,便能組成黨團。未能組成黨團之政黨或無黨籍立委,若有4席則可以組成政團,這樣就可以參與「黨團協商」,在需要黨團協商的重大政策下,小黨只要能組成黨或政團,就能擁有否決權,與大黨「平起平坐」,阻止政策的通過。

汪彥成則認為,雖然更多聲音進入國會後,辯論的過程會更激烈,更繁複,但這卻是一件正面的事。「國會本來就應該是回歸到溝通和辯論精神的地方,如果公共政策不經過多方的溝通和辯論,那怎麼代表全民的意志?」雖然兩黨在選舉過程中有策略性的合作,但時代力量是獨立政黨,進入國會後會成為監督民進黨的在野力量。

汪彥成及民進黨青年發展部主任黃守達都形容,民進黨與時代力量是既競爭又合作的健康關係,有著相同的目標,走不同的路線,在個別議題上會合作,亦會互相制衝。

記者:陳凱晴

1934317_471134713087490_7327757765629907998_n 12508875_471134439754184_4883402248367039944_n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朱:國民黨須在谷底扎根 浴火重生

綠社盟未能進入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