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推行免費幼教 盼提高教學質素

香港幼兒教育長期被忽略,被詬病資源不足。自學券制撤銷薪級表後,幼稚園老師(幼師)薪酬制度欠保障,令其流失率高企,對於教學質素有一定的影響。政府將於 2017 至 18 學年,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免費幼教)政策。有校長表示,會利用資源去提高幼師薪金及增聘學校人手;有幼師則表示工作量與薪酬不成正 比,質疑新政策下師生比例的成效。
 
記者、攝影:劉家敏 編輯:劉詠芯
 
學校資源增加 冀挽幼師流失率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6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每年會投放近70億元落實免費幼教政策,取代現行的學券制。政府將向非牟利半日制幼稚園每位學童資助32900元,而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獲得額外25%至30%資助,其餘需由家長負擔,長全日制另獲額外資助聘請1至3名人員。博愛醫院施淑鎮幼稚園校長梁若明表示其學校獲得補貼後,大部分的款項會用以支付日常開支及幼師薪金,她相信提高薪酬有助改善幼師的流失率。另外,梁校長考慮增聘教師和助教,分擔幼師準備教材的時間。若有盈餘的話,會增加學校設備及購入教學器材,以提高教材質素。
 
半日制非牟利幼稚園的家長同意新政策提供很大的經濟幫助,朱潔鳳的女兒現於雅麗絲英文幼稚園就讀學前班,「現時每個月的學費1600元,補貼後不用交學費能省下很多錢,可以為女兒報讀其他課外課程。」反之,梁校長表示其他牟利幼稚園非此次政策的實施對象,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牟利幼稚園家長經濟能力較高,沒有補貼亦是意料之內;相反非牟利幼稚園家長多是基層或雙職家庭,較需政府的資助。
梁校長表示得到的補貼主要會用於學校日常開支,以及提升幼師薪酬。(攝影:劉家敏)
梁校長表示得到的補貼主要會用於學校日常開支,以及提升幼師薪酬。(攝影:劉家敏)
 
幼師工作量大 與薪酬不成正比
 
免費幼教政策落實後,幼師的最低薪酬預計由原先的16000元提高至18000元。雖然加薪有助鼓勵幼師,但幼師工作量大,或未能滿足需求。任教博愛醫院施淑鎮幼稚園的施靜宜老師認為,幼師的薪酬與工作量不成正比,「很多人以為幼師的工作只是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朋友,其實我們與小學教師均擁有幼兒教育資格,但小學教師的起薪點則是2萬元。」幼師需全天候照顧每個小朋友,為每位學童製作專題研習檔案,回家後更要準備教材及寫教案,工作壓力十分大。
入職一年的施老師,認為幼師工作量大,現時的薪酬與工作量不成正比。(攝影:劉家敏)
入職一年的施老師,認為幼師工作量大,現時的薪酬與工作量不成正比。(攝影:劉家敏)
 
在2014至15年,有參加學劵計劃的幼稚園中,擁有 12 年或以上年資的幼師薪酬約為 21800元,根據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的調查,薪酬24000元以上的幼師有28%。政策實施後規定幼師的薪酬為18000至32000元,主任為24000至38000元,而政策實施後幼師的薪金資助額為每人25000萬,若其薪酬高於此數,學校便要自行進行補貼,費用來自減少其他開支、對資深幼師進行減薪或改聘資歷較淺的幼師等,以取得收支平衡。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示,幼師薪酬機制與幼教界對優質幼兒教育的合理期望落差大。政府拒絕設立強制性的薪級表,薪酬便不能與學歷及年資等客觀標準掛勾,資深老師仍然不能獲得合理薪酬,而中位數薪酬資助,更會成為壓抑薪酬的誘因。
 
師生比例1比11 實質成效存疑
 
免費幼教政策計劃把幼稚園師生比例由1比15調整至1比11,盼提升教學質素。現就讀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的的曾美霞表示,調低師生比例能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照顧。幼師容易控制課堂秩序,觀察每位小朋友的特徵,加強師生的溝通與互動。「早前進行實習時一班有30多位學童,要分3組進行教學,我重複了內容3次,非常吃力。」家長朱潔鳳也同意調低師生比例有利學生學習。
 
可是,師生比例的細節中存有灰色地帶,或未能達至預期教育成效。當中所指的教職員包括全校老師和主任,並非以每班的師生比例計算,未能達至師生比例1比11的標準。曾美霞指,「可能一班30多位小朋友,最後仍然只有兩位老師。」施老師亦認為師生比例未必能減輕幼師的工作量,「即使學生人數調低,平均一班28人當中,至少有3至4個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幼師未能好好掌控場面。」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爵爵與貓叔 並肩「漫談」港台時政

改造舊衣減污染 回收政策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