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染海無邊 新舊染業的未來

染布業曾是香港叱咤一時的工業,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染布業逐漸步向黃昏。然而,有老一輩仍秉承傳統機染技術,堅守染廠,染出一匹匹色澤統一、完美的布料;亦有年輕一代引入外地手染技巧,以獨門手藝染成一份份多彩繽紛的藝術品,甚至把染布活用於不同領域。傳統染師的堅持及行業新鮮人的創意,盼令烏雲蔽日的染布業重現生機。
 
記者、攝影:周幸盈 編輯:黃好婷
 
 秉承傳統機染 50 後慨嘆了無出路
Screen Shot 2017-03-11 at 11.35.47 AM
志力實業公司老闆簡志雄對染布業的前景感到悲觀,期盼本地時裝品牌創業者能使用其服務。

 

在室溫攝氏40度以上的工房內,隆隆機器聲夾雜著餘音裊裊的子喉音律,62歲的染師簡志雄遊走機器間監察染布過程。簡志雄17歲入行,當年無意中獲友人介紹至染廠打工,便開展了終其一生的事業,40多年以來於香港和內地染整業輾轉打滾,終在2005年開設屬於自己的染廠,主力漂染時裝配料。
 
「染布並非千篇一律的工序,每個步驟都充滿未知數。」簡志雄強調,工業染布縱然以機械主導,染師仍是具挑戰性的工作,除了要完成「鬆帶」、「包帶」等純人手工序,染師須依照每張訂單的色版調好染料以確保色澤均勻,完成工序後須用機器反覆檢查,「如成品在日光或室內光線的照射下出現變黃或變紅的問題,所有成品須重新染過,絕不馬虎!」
 
然而,簡志雄對染布業的前景並不樂觀。他解釋,公司開業十多年來目睹同行相繼倒閉,在港配料染廠由40至50間驟減至3至4間,規模亦大減,客戶訂單更由每個月60份降至現在一個月或許連一份也沒有,令人倍感心酸。但想到「染布是我的專業,堅持了那麼多年,難道現在要眼睜睜讓它在我手中沒落?」,加上若自己放棄,他的30多個客戶或會因而倒閉,便堅持營運至今。
 
開創新穎染術 80後盼港人重視本土製作
 
Screen Shot 2017-03-11 at 11.54.59 AM
Physiojam 創辦人簡鈞霖改良傳統染布技巧,自創紮染圖案、漂染和冰染技術。

另一邊廂,有年輕人反其道而行,引入外地手工紮染技術,開創另類服裝風格,為染布業帶來新商機。染布師簡鈞霖於2015年初自學外地紮染和漂染技術,以染布創出個人風格,又自創冰染技術,以冰塊代替熱水稀釋染劑,讓染料慢慢滲透布物纖維,形成獨一無二的圖騰,「染布包容了我的叛逆性子,讓我在時裝業中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相比傳統工業染布師害怕染布工序中的未知數,簡鈞霖反而享受染布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他改良自學的紮染技巧,利用橡筋在衣物紮上形狀不一的圈圈,加入色彩多樣的染劑,在襯衫染出一個個七彩繽紛的卡通圖案:又一反傳統染色上布的觀念,以漂白方法在有色衫褲漂出自己設計的圖樣。儘管染布開展了通往夢想的路,但現實的荊棘亦曾令簡鈞霖灰心喪志,「最令人難過的,是香港人對本土手作的漠視!只用價格衡量作品價值,沒考慮過染師背後的辛酸。」
 
揉合藝術創意 90後:機會由自己創造
 
相比行內對前景的悲觀,26歲的蕭芷澄和來自台灣的27歲張智晞卻深信發展機會由自己創造,二人相信「染海無邊」,期望學到更多紮染技術,創作屬於自己年代的紮染。他們2014年創辦「巨人染」,在台灣偶遇紮染便迷上這門手藝,其後輾轉回港成立工作室,藉自學不同的紮染技巧,創作出揉合藝術和創意的手工染品。

 

Screen Shot 2017-03-11 at 11.37.50 AM
巨人染創辦人蕭芷澄和張智晞期望紮染能獨立成為一門藝術,更盼望創作出屬於自己年代的紮染。
蕭芷澄指,紮染過程的控制性強,且隨機性高,「紮染是不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真正呈現的效果是怎樣一門藝術! 」張智晞補充,「不同於機造的死板冰冷,我們的作品內賦有人手製作的溫度,承載著我們的故事,例如我們二人的經歷、看過的風景。」他認為,染布透過繁複但充滿趣味性的步驟,讓平平無奇的白布重獲新生命和價值,成為一件色彩鮮豔、美麗的藝術品。除了時裝,他們亦把紮染工藝應用於其他領域,如家品、文具等,打破「染布只是紡織業的一環」的傳統觀念。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出租情人遊走靈慾邊緣 徘徊法律灰色地帶

大專食堂免牌免記分 規管罰則欠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