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區議會

港聞

涉及區議員宣誓條例草案今恢復二讀 有泛民區議員表明不宣誓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5-12

  立法會恢復二讀,涵蓋區議員宣誓的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條例草案,多個政黨表態支持,議員發言中,僅鄭松泰反對通過,料條例草案最快今日三讀通過通過。有身兼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要求盡快通過條例,並表明會宣誓,另有民主派區議員就指不會宣誓。     身兼東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支持通過條例修訂,並表明通過後會宣誓。 他說民主派議員於社交平台指條例修訂屬打壓,他認為是「用打壓博同情」,批評部份區議員因無須宣誓而「肆無忌憚」、宣揚「港獨」,用公帑反國家。     熱血公民代表鄭松泰反對通過條例草案。他說「修訂賦予律政司直接權利凍結區議員議席」, …

社政

市民難就重建提意見 倡市建局改組

  • 新報人
  • 記者:陳彥彰、馮智敏編輯:陳雅筠
  • 2017-10-10

市民在市建局「走數」前,缺乏途徑清楚了解重建方案的實際內容。市建局亦只於涉及社區環境的項目上,須諮詢區議會。有市民自發監察重建進度,向市建局提意見,卻被拒諸門外。立法會議員盼能改組市建局,加入民間聲音。市建局稱已汲取教訓。 修改方案毋需諮詢 市建局「想改就改」 現有機制下,市建局如要修改重建方案,需把規劃大綱遞交給城規會,並須列出重建面積、建築物高度、地積比等硬性指標。而規劃大綱中亦需寫出「地區意見」,故市建局需事先諮詢區議會有關修改重建方案的意見。 不過,只有涉及社區設施、公共空間或旨在改善社區內環境的重建項目,才必須諮詢區議會;如該重建項目本身符合城規會規範或屬單幢式、小規模,則毋需諮詢。 …

專題

社區互助經濟 區議會支持不足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陳樂彤
  • 2017-04-30

現時有不少機構或團體籌辦墟市和舉辦二手換物等形式的社區經濟活動。政府雖每年撥款予區議會協助籌辦社區參與活動,惟有地區組織人士認為小型組織缺乏政治聯繫,難獲批款。同區區議員亦承認機制上允許「指定團體」存在。 政治聯繫少 獨立團體難獲撥款 現時政府提供予區議會的撥款主要用以資助兩類計劃,分別為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的「地區小型工程」和推動區內參與文化康樂、社區建設和居民互助等活動的「社區參與計劃」。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增加 1 億「社區參與計劃」撥款,令 18 區的 總額增至 4 億 6,100 萬元,相比 2008 撥款計劃提出時的 3 億元增加 1 億 6,100 萬元。 從事大 …

無黨派政治素人參選 為居民發聲

  • 2015-11-20

今屆區議會選舉多了一批零從政經驗的「政治素人」挑戰建制派,令選情增添變數。參選離島區長洲南的梁國豪是長洲歷來最年輕的區議會候選人;大埔墟則有家庭主婦蔡咏梅參選,挑戰當區任職多年的現任區議員。二人均眼見區內只得一位建制派候選人即將自動當選,便以獨立身份參選,為的只是心繫該區,為居民發聲。

傳遞綠色互助理念 林梓晴

  • 2015-11-16

今屆區議會選舉除了「傘兵」引人關注外,亦有不少候選人以綠色政綱喚起市民關注,競選屯門建生區的林梓晴就是其中之一。她多年來參與不同環保運動,從而思考出一套參選理念,讓區內更多的居民關注環保議題。林梓晴指,選舉不是選政治明星,選民才是主角。她盼借這次區選會選舉,讓當區居民有機會把票投給一個「理念」,而不是她本人。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 戚志良

  • 2015-11-16

距離區議會選舉不足1星期,各區候選人均加緊宣傳。今屆區選其中一個焦點是一批「傘兵」在最後一刻才參選,挑戰原本可自動當選的建制派。44歲的地盤工人戚志良參選佐敦北選區,他認為市民支持的並非他「傘兵」的身分,而是其參選理念。戚志良稱參選原因並非因個人利益,只是單純因為自己是香港人,「不是值不值得做,而是應該做。」

空降區議會讓選民「有得揀」 --龐一鳴

  • 2015-11-14

今屆區議會選舉出現不少「獨立候選人」,自稱無黨無派卻遭揭發實為隱形建制派,被質疑參選目的只為「鎅」泛民票。同樣以獨立身份參選的龐一鳴則打正名號為「本地派」,既不屬建制,又不屬泛民。他說本來沒有計劃參選區議會,突然決定空降九龍城樂民區,是為了給予選民選擇和反抗的機會,「有人完全不認識我,但都願意支持我,你會明白居民這些年有多痛苦,我很心痛。」他的原則是,堅持自己信念,默默落區耕耘。

候選人落區宣傳不足成「隱形」

  • 2015-11-08

區議會選舉將至,今屆共有384候選人報稱無黨派或沒有填寫政治聯繫,比上屆的317名多近兩成。當中有獨立候選人政綱模糊或宣傳不足,最近更有報導發現一些獨立候選人背後與黨派有關聯。有學者指區議會選舉一直都有此現象,因社會分化日漸嚴重,部分參選人今屆或轉用獨立之名參選。

捲土重來,姚銘樂於勤奮

  • 2015-10-28

本港政壇中,姚銘亦是其中一個因「年輕」而受注目的區議員。2007年,當年只有21歲的他參選區議會選舉,被喻為「最年輕的區議會候選人」,但最終落選。其後他進修讀書,成為議員助理,為下次選戰準備,終於在2011年當上北區華都區議員。姚銘稱,從政並非三分鐘熱度,相反他在落選後用了數年時間裝備自己,自言當選勝在勤奮。

勝在年輕,克服年輕--鄺俊宇

  • 2015-10-28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早前就降低立法會參選年齡一事入稟高等法院,並指若司法覆核成功,他將考慮參選來年立法會選舉。事件掀起市民對年輕從政者能力的熱議,有人質疑他們年少氣盛、易意氣用事,又常將能力訴諸經驗。   不過「年輕」一詞,對鄺俊宇而言,從來不是負擔,反而因為年輕,他可以不計較選票,更夠膽做、夠膽講。面對社會對年輕議員的質疑,他淡定地說:「年紀與成熟度無關,四五十歲仍可以很幼稚,你看看鍾樹根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