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電影業復甦路漫長 串流平台有助發展?
- 2025-04-1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張可盈、黃泳言、蔣家琪編輯:林子明、黃智瑩
- 2025-04-15
2024年上映的《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斬獲破億票房,但全年總票房仍創下近13年來的新低,原因何在?開戲數量減少、電影票房不濟加上市民看電影的習慣環環相扣,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香港影業陷入低潮,復甦之路仍然漫長。 為推動影業發展跟上潮流,香港電影發展局推出串流平台內容開發計劃,目前已進入第二輪評核。香港影業如何走出寒冬?答案似乎仍是未知數。 兩部破億電影未能帶動全年總票房增長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破·地獄》累積香港票房達1.4億港元,成為全年票房總冠軍;《九龍城寨之圍城》則以1.08億港元位列第二。然而,2024年香港全年總票房收入僅為13.4億港元,創下除疫情期間近13 …

政府擬禁加味煙 酒吧業冀設立緩衝期
- 2025-04-09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马涔之、劉蒨盈、陳嘉潁編輯:馬 本德、曾詠儀、李煥好
- 2025-04-09
「水煙有不同的口味,喜歡口味清新可以選花味,喜歡香甜則可以選擇水果味,我很享受一邊品嚐這些味道,一邊與朋友在酒吧閑聊。」21歲的水煙愛好者Jessica經常在週末到蘭桂坊的酒吧食水煙,她認為相比起喝酒,水煙對她來說更吸引,「我很喜歡在酒吧戶外食水煙的氣氛,但擔心控煙政策實施後再無機會感受了。」 香港自1982年首次統計吸煙人口起,推出一系列禁煙措施,包括逐步設立禁煙區、增加煙草稅率等。今年6月,政府正式訂立了於 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 7.8%的目標,並有意進一步擴大禁煙範圍,禁止「加味煙」, 而屬於加味煙一類的水煙亦受影響。有售賣水煙的酒吧東主表示,禁煙政策會對生意造成影響。 水煙(Wate …
「無煙校園」見煙頭 宿舍吸電子煙普遍
- 2025-04-04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余昕蓓、吳懿洛編輯:張智浩
- 2025-04-04
「大學好多人都會喺Hall(宿舍)食煙,喺嗰度文化食電子煙是好小事。」曾入住大學宿舍的陳同學指室友長期於房間內吸煙,最後決定搬離宿舍。「無煙校園」推行近20年,但記者走訪八間大學,部分後樓梯、甚至草地都見到有煙頭,有學生承認在宿舍吸食電子煙。本報向各大學查詢,有大學回覆若發現違規會警告甚或處分,但就未有披露相關數字。 宿舍吸煙很平常 非吸煙者何處去 浸會大學陳同學的前室友經常會在房間吸食電子煙,「基本上你見到佢,佢都係食緊。」她們的房間只有單邊窗,煙味難以消散,「啲衫有嗰浸電子煙嘅味,最大困擾喺呢度,陣味係辟唔走。」 陳同學曾在洗手間看見殘留的煙灰,懷疑室友會在洗手間內吸食傳統香煙。 陳同學曾 …
陌生來電多不接 醫護聯絡難打通
- 2025-03-3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黃欣盈編輯:許慧敏、林凱悠
- 2025-03-31
每日大家都可能收到無聊電話,有市民選擇「斬腳趾,避沙蟲」拒絕接聽所有陌生來電,但就可能錯失重要電話。有醫生直言試過病人情況危急要致電家屬,「打左半個鐘,原來封鎖左來電」,有護士慨嘆與病人聯絡如玩「緣份遊戲」。 打不通的電話 鈴聲響起,手機屏幕是陌生號碼,這可能是大家的日常,有人會按收線,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主席郭宏駿醫生就選擇接聽,訪問期間電話兩度響起,答問被打斷。郭醫生無奈道:「15分鐘入面有兩個啦,無講嘢收咗線。」郭醫生解釋會寧願先接聽避免錯過任何重要電話。因他明白打緊急電話的一方,每次都希望對方接電話。 郭宏駿表示醫院來電常被市民誤以為是騷擾電話而被拒絕接聽。他記得有病人情況轉差,必須 …
體育科納呈分試 當運動也評分 是否就能培育健康世代?
- 2025-03-19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許澤欣、馮煒諾編輯:曾婥嵐
- 2025-03-19
「學生係未來嘅主人翁,佢哋嘅體質差、意識薄弱、郁下都攰,冇毅力,咁點接班呀?」有體育學者指出,現時學生體質差,未達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的運動時數標準。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公布小學升中呈分試的各科成績比例,自2026 / 27學年起大幅調整,體育科會納入計算,佔整體38分中的2分,以推動學童做運動。 有小學生課業繁忙,集中週末運動;有家長為呈分試報運動班應變,但表明運動方面要以兒子興趣為先。也有家長批評現階段評核指引模糊,認為教育局需制定清晰及統一的評估範疇。專家認為學童應學會有效分配學習及運動時間,並認為評核指引清晰合理。 僅8%學童運動量達標 體育科評核校本決定 根據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公布的研究 …
新聞專題|逾百年歷史「非原居民村」 亦園村收地 村民:安置賠償申請難
- 2025-02-06
- 專題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李儷雅、高舜澄
- 2025-02-06
位於北部都會區的洪水橋亦園村,正進入收地階段。發展局延長村民搬遷最後限期,至今年三月之後,有村民反映當局仍未解決安置問題。有議員促請政府說明收地時間表,並加強與村民溝通。本台向地政總署,暫時未獲回應。 記者:李儷雅、高舜澄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人物專題】香港唯一女變臉師 打破傳統 「 變」出絢麗人生
- 2025-01-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邵子峰編輯:雷 家寶
- 2025-01-19
穿上桃紅戲服,戴著臉譜隨樂揮舞着兩袖,盡顯女性柔和的魅力,而在舞動之間,她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不斷換臉 。 韋飛雄的名字似男子漢,但她是女兒身,有些「特別」;更「特別」的是 , 她是香港唯一的女變臉師。 對韋飛雄來說,變臉不僅是一門傳統技藝,更改寫了她的人生;變臉對她來說也是一條橋,令她可以通往兒時的夢想,也重新拉近了與父親的關係。 生活曾陷迷茫 父一言驚醒夢中人 韋飛雄的父親韋瑞群是在香港的國寶級變臉大師,雖有家學,但韋飛雄今天能成為變臉師卻絕非一蹴而就,她也曾走過一段迂迴曲折的路。 韋飛雄小時候特別受父親韋瑞群疼愛,爸爸會帶著她到處演出,更會在後台為她畫上與自己一樣的變臉妝容,令小時候的 …
隔絕都市煩囂 獨立咖啡店重塑社交環境
- 2025-01-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穎欣、陳卓文編輯:林 幸言
- 2025-01-16
冬日冷風陣陣,清晨睡夢惺忪之際,以一杯熱咖啡來開始一天,是不少都市人的習慣。從前,連鎖咖啡店如Starbucks和Pacific Coffee主導市場,消費者多光顧它們,但近年各區獨立咖啡店群立而起,在寸金尺土的中環太平山街,300米內便有七間小型咖啡店, 很多人喜歡在店內打開電腦工作,既忙碌又悠閑;咖啡 不再只限於提神 ,咖啡店更體現了啡啡師的生活態度和風格。 獨立咖啡店成都市人新聚點 短短300米,太平山街上就有七間獨立咖啡店,每家相距僅一鋪之隔。走訪各區咖啡店成為咖啡愛好者的生活習慣,近年獨立咖啡店更迅速塑造了新興的社交休憩環境,咖啡機升起的縷縷白煙如真似幻,讓人一瞬間恍神,仿佛在忙 …
【人物專題】銀幕一分鐘 武指十年功 梁博恩:團火唔好熄就得㗎啦
- 2025-01-1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智瑩、張智浩編輯:伍俊熹
- 2025-01-12
每個上擂台的拳擊手,即使知道對手實力強勁、前路難行,都會想盡辦法取勝,在擂台上堅持到最後一秒。身兼拳擊手和龍虎武師的梁博恩就是抱持這個信念,盡其所能完成每套武打動作;無論拍攝過程有多艱辛,都深信只要「團火唔好熄就得㗎啦」,種種困難也能夠克服,並期望將武術之火傳承下去。 一秒能創出宇宙 感恩努力獲認同 拳手出拳只需要約一秒鐘,然而銀幕上的每一秒、每一個動作,背後都經過精心設計,電影《一秒拳王》武術指導的梁博恩對此感受甚深,「每晚都係Youtube睇,或者叫埋恆仔(趙善恆)一齊睇。」拍攝前一個月,梁博恩近乎每晚都在鑽研拳擊選手的招式,例如泰臣和阿里李等世界級拳王,以獲取靈感,當構思好動作,就會到拳 …
【財經專題】內地茶飲品牌雙線攻港 上市遇冷峰 門市陷熱鬥
- 2025-01-08
- 財經
- 記者:劉昉晴、廖恒傑、李健民編輯:陳惠娜、梁紫晴、羅雨萱
- 2025-01-08
手捧一杯茶飲近年已成為街上經常能看到的景象,內地人氣連鎖茶飲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連番攻港上市開分店。單在尖沙咀購物藝術館便包含「喜茶」、「奈雪的茶」與「霸王茶姬」等知名茶飲店,恍如「奶茶一條街」。作為內地大型連鎖茶飲品牌的「蜜雪冰城」於 2023 年 12 月在旺角開設首間香港門店,開業以來店舖門口長期大排長龍,其後店舖擴張不斷,不足一年已經陸續在港增設 7 間分店,遍佈港九新界。 同時,多間內地茶飲品牌亦看準香港的集資市場可以擴大投資者基礎,先後赴港申請上市,不過部分企業的上市申請已失效。有投資專家解釋,相關茶飲店的業績雖然斐然,但由於可代替性高,加上市場飽和及茶飲業的「內捲」令投資者對茶飲 …